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投身科学实践,点燃智慧火花——常州二中学子参加2018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蕾

715日,常州市第二中学作为常州市教育局推荐的唯一高中非常荣幸地参加了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活动。该活动由各省市科协和教育局合办,每年推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师生前往全国著名高校进行各项科技实践活动,充分体验高校生活。我校十名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前往华东理工大学,开启为期一周的科技之旅。

学科分营,体验先行

  七天的时间里,华东理工大学围绕分营主题,集中校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在举办营员统一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科兴趣,打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与设计、地球与空间、社会科学五大学科领域包括物理、生物、计算机等 24个子学科在内的学科分营。所有营员按学科分组,分别进入各个学科的科研实验室和经典教学场地,亲身体验科学、体验科研、体验创新。

 

形式活泼,重视实践

  本次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学校围绕“学术导航”、“专题实践”、“社会考察”展开:开展名师专题讲座,组织参观重点实验室,组织学科力量,在专业老师的启发下开展探究性课程学习,结合上海城市特色和化工优势,组织营员参观上海化学工业区等特色活动,还在校内开展特色交流活动,组织营员提前感受大学生活和校园文化,与华理学生畅谈人生理想。通过学科专题讲座、动手实践与课题研究、学科实验室参观等活动,我们的小营员在感受科研魅力的同时,对科研项目进行深度探索,增加科学探究的乐趣,亲身领略科学研究的过程、参与科技创新实践。

 

提升素养,关注发展

  七天活动中的重头戏就是在全国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做实验了,小营员们在此实践了两个具有挑战性的成果,一个是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试,一个是细胞中DNA的提取,当实验结果在休息室大屏幕上播放时,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激动。

小营员们还参观了华东理工大学徐汇区生物实验楼,在这里,由华理工的博士学长们为同学们介绍实验室高端仪器,以及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同学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不断询问,在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火种。

最后一天还参观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自然博物馆,同学们畅游在艺术和自然的海洋中,不少同学都直呼大开眼见。正如一位同学所说,科学真的很有趣。

 

朋辈互学,畅通交流

  为增进营员间的友谊,搭建更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管理办公室联合六大分营,首日集中举行开营仪式、走访历史人文场所、参观科普展馆。活动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分营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破冰之旅,我们二中的营员潘成蹊的被选为江苏代表,在开营仪式上展示了江苏“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宜居环境和友好态度,在相互认识环节表演了小合唱《二中校歌》。营员们迅速融入团队,融入大学文化,体验创新成长的乐趣。

 

二中带队老师王玮说:“这趟科学之旅值得我们冒着酷暑、长途跋涉,我们的学生在这里收获很多,我们期待,热爱科学的青少年会再次重逢在科学殿堂,共同为祖国未来的科技事业奉献力量!”



 


 

 

   

 

 

 



 

【附学生文章】

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华东理工大学)科学营7天感悟

潘成蹊

       怀着种种期盼,一夜夜的辗转反侧,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充满科技文明的城市—上海,开始了我们为期7天的青少年华理科学营。

       两年后的我们即将步入大学。这是一段神秘而精彩的生活,而这次科学营,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华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精彩纷呈的活动。这里给我留下了深切的印象—从老师、同学舍友、到那和蔼可亲的志愿者,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还记得716日的科学营开营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学展示了自己家乡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当时,我荣幸的被老师选为江苏代表,也展示了江苏“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宜居环境和友好态度。

       在科学营的开营式结束之后,才能算是科学营真正的开始。

       717日,我们赶去奉贤校区,参观全国一流的实验室。既然是科学营,就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高校争取在我们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为我们设计了两个有趣又具有挑战力的实验—检测绿色蔬菜中的含磷农药残留、提取细胞中的质粒。科学的世界无所不有,我们还只是了解了冰山一角。虽然科学营即将结束,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努力奋斗,学习华理人的科学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718日,科学的旅行逐渐步入高潮。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一个高等院校,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也十分重视。这一天,我们来到徐汇校区的实验楼。在这里,科学人才众多,精密仪器荟萃。同时,每一楼层的学长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各个仪器的作用,阐述了科学发展与工业产业之间的联系。我们不仅丰富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未来的人生有了初步的规划。

       在科学的探索之后,高校给了我们更加丰富精神生活的机会。718日下午,我们参观了土山湾博物馆。虽然它只是一个画馆,但它蕴含的哲理远远不是普通的画馆所能媲美的。在经历了引进、融合和繁荣3个阶段,展现出了融合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也是现在的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吗?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庄严肃穆的天主教堂。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开始我不能理解这种政策,看了这个教堂之后,我发现了这个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对于某些人信仰宗教的人来说,宗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寄托。在这个教堂之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份在都市文化中少有的宁静……

       719日,来到阔别已久的中华艺术宫。中国作为世博会的举办国,中华艺术馆也是成为了世博会以后唯一一个没有被拆除的艺术展览馆。现在的它,以打造整洁、美丽、友好、诚实、知性的艺术博物馆的目标,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精品,成为中国近现代经典艺术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展示的中心。同时,馆内还设有艺术剧场、艺术教育长廊等艺术教育传播区域,引进了与馆内整体文化形象相吻合的餐饮、图书、艺术品等配套衍生服务,积极打造 “艺术服务综合体”的文化服务概念。行走其中,我也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感到自豪。下午我们车游外滩,在科学营的尾声之中感受美丽的风景......

       收获肯定不止如此,开营仪式时教授的讲话也是让我受益匪浅。教授讲述了人工智能艰难的发展史,展现了人工智能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人类在发展自身和人工智能的同时,把握住“度”,将人工智能发展为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工具,丰富人们的生活。这样,人工智能将永远无法取代人类,永远不能影响到人类的就业,反而会使得工作更加轻松,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淘汰那些好吃懒做的等闲之辈。

“科学真是迷人!”这是马克吐温在一百多年前说出的话,但今天我也要说出同样的话,感谢科学夏令营让我深深的爱上了科学;感谢之前对科学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你们让我们这一代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感谢祖国,你让我们有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环境。

 我的心中已经埋下为科学献身的种子,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国家的未来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有着创造历史的机会,我们担负着国家重新崛起的责任。希望我们的子孙在谈起我们时能够以我们为荣,就像我们谈起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样。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来吧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梦增砖添瓦吧!

 

 

以栉风沐雨换衣襟带花

徐佳慧

  夏日的阳光格外耀眼,而科学营的活动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

  初入华理,就感其校园之大,绵延的林荫道,地面上洒下的点点光斑,骑车而过的学生,篮球场上挥洒的汗水,虽是暑假,仍在实验室实验的学生们……

  原来这就是大学的模样。

  不仅仅是校园闪烁的学术氛围,那些人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才更让人为之所动。

  开营式上,一场街舞引燃全场,不仅仅是帅气惊艳,而且是一腔热情悉数奉献于舞台,让人觉得华理的感性魅力是何等精彩。而后《少年中国》的演唱,全程的微笑,深情处的闭眼演唱,念白时的字字铿锵,让人听着都觉热泪盈眶,也踌躇满志。

  还记得钱锋院士的演讲,看到他选择素材时用心,演讲时的倾心,时刻抓住我们的兴趣所在,那些死板的科学理论变成言简意赅的短短数语,清晰易懂,尤其是最后明明急着赶飞机,在听到我们的鼓掌时仍登上舞台向我们深深鞠躬,笑意从眉梢溢到眼角,着实可爱。

  我在他身上看到的,完全没有一个院士的架子,他像是朋友,与我们促膝长谈般传授着知识,窥一斑而见全豹,我想更多的老师也是这样,他们虽然辛苦,但还是选择了这种滚烫的人生,也因为这一份对科学的执着,才能倾尽其心,教导一群又一群优秀学子。

  在参观实验室,亲自做实验时,我更了解了华理老师的知识和能力。

   见到一个个陌生的生物仪器,听老师讲它们的发展过程,不禁感叹技术之崛起,因为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层面有限,老师还要和我们细心讲解一些专有名词的含义,极具画面感。但有的实验室的味道我们也很不习惯,听到老师说“做多了就习惯了”,好似正应了唯有热爱才能抵御漫长这句话。

  光光是讲解还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所以接下来的实验可以说是安排得恰到好处。

  比如在进行农药残留实验时,起初我对于操作步骤有所误解,但同伴及时纠正,两人相互合作,过程中老师又悉心指导,耐心随处可见。

  尤其在实验最后我们组实验结果还未得出,空荡的教室老师仍陪我们耐心等待,虽只有数十秒,但却温柔。而她的那句“实验是你们自己的”也让人思考良多。虽然最后的结果有点误差,还是很感恩这次实验,至少尽力,也尽心。

  做实验是这样,老师只是引路人,结论和知识是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那我们走过的更长的自己的路,那些路过的人,也是这样,他们只送我们一程,从此我们一路向前,他们重头开始。

  在学长介绍他们合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时,去美国参加Giant Jamboree的经历让人心生羡慕,又让人油生敬畏。

  看到他们介绍社团时的自豪,我想到的是,他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才能站到现在的位置,那些金奖,假面舞会,迎新活动,汉服展示背后,是汗水,是泪水,更是厚积薄发后的一鸣惊人。

  这时我更知道,光有上面的明确方向并不是全部意义,而是要像那些暑假还在学校做实验研究的学长一样,更要像廖一梅说的那样“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出来”,这才是每个梦旅人的生命状态。

  虽然华理是以理科闻名的学府,可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理性的光辉,而是背后每个人的赤诚,那一份激情和热爱,是新生也是不朽。

  一切的校外精彩都从艺术宫开始。走在艺术长廊上,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像,感受中国艺术的文心和诗意。有一幅上海夜景的摄影作品,参差的楼房,灯火阑珊,天上的流云缓慢,仿佛置身画外,又好像身于画内,就这样以上帝视角看着,便让人心生艳羡,原来美丽的不仅仅是校园,整个上海,更是大美。

  而后的自然博物馆,见识到千奇百怪的动植物,在外面所等待的时间,所怀抱的期许,是值得的。走在那里的漫天星空之下,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走在那些稀有的昆虫面前,侏儒也变成了巨人。

  那个下午的时间被无限拉长,长到可以走遍整个博物馆,可以去见证那每一个如精灵般的存在,可以去感受自然本身的无与伦比的美丽。人生油灯将尽,而夜色无垠,大抵就是这样,知道总有结束,但仍有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星空,比如热爱。

  如果感受到华理的科学力量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识,那么走过上海的街头就是一种繁华,有相遇时的拘谨,但它会告诉你,你是归人,不是过客,从而对它变得熟稔又有温存。

  若把所有的夜都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懒沉迷与不羁归还给过去的自己。

  明日之我,必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