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21日,常州二中2017级新生在常州花山国防教育训练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刚来到训练中心的时候,学生们的表情中带着些许兴奋,也带着些许忐忑;而当一周过后,他们离开这里,脸上虽然带着笑容,却又难掩潜藏着的一丝不舍的情绪。有同学在军训总结中写道:“人总是很矛盾,军训时想回家,回了家又想念远在花山下的他们,还有那段难忘的时光。”是的,军训已经结束了,但军训生活中那一幕幕生动的场景,至今依然浮现在每一位参加军训的同学的脑海中……
场景一:训练虽辛苦,细节放心上
一进训练中心,迎接二中学子们的就是充实的活动安排和满满的训练任务,在跃跃欲试的同时,同学们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军训的第一天,虽然天空中还飘着蒙蒙细雨,但同学们仍然笔直地站在雨中听候教官的指示,毫无怨言。接下来的几天,训练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每天清晨,同学们迎着起床的号角,开始了每天训练的第一个环节:跑操。“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训练场上传来的嘹亮口号声响彻花山,喊出了二中学子的昂扬的精神面貌,也为原本清冷的暮秋时节增添了几分蓬勃朝气。
跑完操,用完早餐,就是队列训练的环节。每天的队列训练都是从站军姿开始的。站军姿说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是考验重重。站军姿的时候手应该放在哪里、脚应该怎么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是想稍微动一动,擦个汗、抓个痒,更是要求直接向教官报告,得到允许之后才能行动。站完军姿之后,就是队列训练的正式环节。教官们对同学们的动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是摆臂做得不整齐、队列没有走到一直线这样的细节,也会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同学们重复练习,力求每个动作都符合要求。
当然,教官们也注意劳逸结合,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也会安排一段集体休息的时间。休息之余,教官也不忘为同学们做错误动作的“反面示范”,惹得学员们捧腹大笑。同学们在笑声中感受到了教官的幽默与贴心,同时也在笑声中得到了教育,将动作规范的细节牢牢地记在了心上。
场景二:军营饭菜香,卫生评比忙
还未参加军训的时候,同学们肯定不会想到,原来在这儿吃个饭还有那么多规矩:在集合完毕之后,他们要齐唱军歌,唱到足够整齐、响亮才有饭吃;每次开饭前,他们必须全体起立,所有动作一定要快、静、齐,在收到教官允许用餐的命令之前,一律不得动筷;每次开饭之前五分钟,负责打饭的同学都要提早在食堂到位,为每一位同学打好饭、分好筷;而用餐结束后,当日负责洗碗的同学也要自觉留下来,把其他同学的碗筷全都洗刷干净再返回宿舍休息……与学校不同的就餐纪律,让同学们的吃饭变成了一种“修行”;而食堂的值日安排,对于某些平时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挑战”。但正是由于有这些“修行”和“挑战”,同学们格外珍惜眼前的饭菜,每次吃饭都能吃得特别香。
而卫生评比则是另一种“修行”和“挑战”。每天午饭前的集会,是全体同学最紧张的时候,因为教官会在集会上宣布当天内务卫生检查结果。卫生良好的宿舍会受到教官的表扬,而卫生不合格的宿舍则会遭到严厉的批评。除了检查地面是否整洁、被子是否叠好、垃圾是否清理之外,教官还会检查门窗和水电是否关好,虽然这些都是看似十分琐碎的工作,但那些担任了舍长的同学却也能乐在其中:“我每天带头整理宿舍内务,与其他同学变得更加了解、更加熟悉了。”是啊,搞好宿舍的内务卫生,不仅关乎同学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也是培养集体感情的良好契机!
场景三:参观加实践,每天在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军训除了日常军事训练之外,还准备了精彩的参观项目、组织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军训的第四天,参加本次军训的学生在班主任与教官的带领下,分批前往训练中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馆和红十字生命体验馆进行参观。
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馆运用寓教于乐的多媒体的手段,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每一块展板、每一个大屏幕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学生们身处其中,切实感受到了“法”的熏陶。红十字生命体验馆则将同学们最关心的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以及防震减灾等话题,都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心肺复苏术的课堂教学,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心谨慎地在假人模型上进行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实际操作,由此对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参观之余,训练中心还组织了“真人CS”模拟实战活动。“真人CS”以班级为单位分成了不同阵营,分别组成红蓝两个小队,由一方负责进攻,另一方负责防守,而场地上的“白色迷宫”则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阵地”。随着仿真机枪一声声的枪响与同学们一阵阵的欢声笑语,攻守双方在“阵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对抗中去。每组四分钟的活动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但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这场“真人CS”打出了集体主义精神,打出了英雄主义气概,也打出了二中学子的风采。
场景四:合唱展风采,传递正能量
合唱大会是本次军训的重要活动之一,2017届高一12个班级化身为12个连队,在这个舞台进行了校歌与班歌的演唱和比拼。伴随着两位主持人激情澎湃的言语,合唱大会拉开帷幕。在随队教师精心布置的舞台上,每一个的参会的连队展开了精彩的比拼。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回荡在国防知识教育馆,场下观众的鼓掌声此起彼伏,合唱大会高潮迭起。教官、班主任和随队教师也倾情加盟,加入了连队的合唱队伍一展歌喉。有的连队的合唱感情真挚,充满了励志的情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的连队的合唱气韵悠扬,委婉动听,深情地表达了对青春的赞美与祝福;有的连队的合唱载歌载舞,完美地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次次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各个连队的歌声撩人心弦,舞台中央尽是他们散落的歌声。
全部的合唱表演结束之后,王忠瑞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中各连队表现出的集体主义精神,认为各连队在音量、气场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王主任说,一首歌唱得好听并不难,难的是唱出气势、唱出感情、唱出精神风貌,而今天,二中学子们做到了!在热烈的掌声中,二中的房校长与训练中心的曹主任共同为获奖的连队颁奖。本着重在参与的原则,合唱大会共评出最佳实力奖、最佳气势奖、最佳风采奖共12个,每个连队都获得了相应的奖项。
场景五:教师同跟随,温情有保障
热火朝天的军训生活中,穿着迷彩服刻苦训练的学生无疑是演兵场上的主角。但在整个过程中,学校每位老师也始终和学生一样身着迷彩服,全程参与学生的所有活动,精细管理。对同学们而言,他们是这次军训最坚强、同时也是最温柔的保障。
每天早上的跑操,班主任与校领导到达训练场的时间总是比学生更早,他们要亲眼看到学生全部到齐、开始训练,才能放心;而到了用餐时间,值班教师们每次都要等到学生们饭菜全都分配完毕、开始正常用餐,自己才肯去吃饭,班主任更是对学生的三餐全程关注,还不时对那些挑食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每天晚上,从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共安排了3~4次查房,前往学生宿舍巡视的不仅有负责值夜班的教师,还有各班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睡眠时间,只为确保学生每天晚上都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训练第五天的野外拉练项目是军训中的一件大事,自然也引起了随队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这是一条陌生的拉练线路,学生发展处提前对这条线路进行了考察,并对有大型车辆通过的路段进行了预警;各班班主任也提前进行了拉练的宣传,并排查出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拉练的同学,让他们待在中心接受留守教官安排的训练;队伍后方也安排了收容车,为出现身体不适的同学提供各种应急保障。在长达12.5公里的路途中,班主任全程跟随,时刻与全班同学在一起,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安全、顺利地跟上队伍。最终,在历经了3个小时的跋涉之后,同学们圆满完成了拉练任务,安全地回到了训练中心的演兵场,随队教师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除了这些以外,教师们为学生做的其他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训练时的关怀,生病时的看护和陪伴,还有集体生日时自费买的小蛋糕和小蜡烛……而这一切也被学生们看在眼里。他们在军训感想里写入了对老师们感恩的话语,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用实际行动报答老师们的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兴则国兴。七天的军训虽然结束了,但军训期间培养出的良好品质和作风却不应该被遗忘:身体素质的提高、集体意识的凝聚、战斗精神的高昂……这些既是学生们这七天军训的成果,也将成为学生们在求学道路上努力追逐梦想的新的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