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办学品质——参加市国际理解教育推进工作座谈会记
发布时间:2017-04-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玥

       4月7日,在市政府的迎桂厅,有幸参加了常州市国际理解教育推进工作座谈会。该会由市教育局国际处召集,胡鹏副局长参加。与会的是大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16所,以及5个辖市区分管领导。
      与会二十多人,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现状、问题困惑、建议意见畅所欲言。我代表我校介绍了学校目前的国际理解教育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主题活动、友好校友城交流情况等。同时,还重点阐述了我校如何进一步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增进国际上对中华文化理解的尝试和成效,并建议增加师生参加大型国际会议论坛的机会,不出国门也能了解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会上,局国际交流处杨振处长要求全体学校,要增创教育新优势,国际理解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需求。必须做到:思想更重视,措施更扎实,执行更到位,宣传更广泛。开展好2017年布置的三大活动:精品项目申报、优秀论文评选、示范学校风采展示。在全体国际理解教育人的努力下,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最后,胡鹏副局长强调,常州的国际理解教育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目前已有16所示范校,85所试点校,大家一定要找准定位,聚焦重点,深入开展,推进工作。力争小切口大收益,为常州教育长出“幸福枝”、结出“幸福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提升教育的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点做亮——线做强——面做好,是胡局长对大家工作的要求,每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
       我们在路上!

链接1: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转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旨归的一种教育。


链接2: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际理解”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