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翡翠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盘点文玩中的传统文化》府学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03-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蕾

       3月21日下午16点,常州市第二中学的文在楼明德堂内,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巣晓鸣老师的讲座《盘点文玩中的传统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巢老师先介绍了自己在二中修文物的经历,如今悬挂在明德堂内的木质匾额“明德堂”就因,木质腐烂而有所破损,巢老师发挥美术特长,运用各种技艺,修旧如旧,使得如今的匾额古朴端庄,看不出修理的痕迹。巢老师说,当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其实自己动手,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修复工作。
接着,巢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她的多年珍藏,琥珀、玉、绿松、南红、青金、珍珠、砗磲、珊瑚等,并且用图片方式向我们讲解它们的产地,品种,鉴赏方式,包含怎样的古文化。以琥珀为例,琥珀按产地分:1、波罗的海(俄料,乌料),料子较为清、透,多为海漂料;2、  缅甸,色彩多变;3、抚顺;4、多米尼加:蓝珀;5、墨西哥:蓝绿珀等。大致可分为:金珀、花珀、血珀,棕红珀,蓝珀,蜜蜡,金绞蜜,白蜜等。大家现在经常佩戴并且较为喜爱的是蜜蜡类。苏轼在《南歌子?琥珀装腰佩》里如此歌咏琥珀:“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只应飞燕是前身。”
       巢老师强调,古语有云:“一首之饰,盈千金之价;婢妾之服,兼四海之珍。”猫眼儿、玛瑙、玉箫……在古人眼中任何无价之宝,皆为寻常之物,皆为我所用,只是轻轻佩戴,随意着装,就把世间所有的珍宝变成一种美的存在。关键是喜欢,喜欢不分贵贱,文玩的价值不在于具体的数字,而在于个人的喜好。
中国古典诗词更是与文玩紧密相关,李商隐《小园独酌》中“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年年春不定,虚信岁前梅。”欧阳修《蝶恋花?宝琢珊瑚山样瘦》中“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中“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如果我们在把玩文玩的同时,诵读这些古诗词与文玩有关的佳句,一定会从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都方面感受到文玩之美、诗词之美。
      最后巢老师用风雅的话语配以丰富的图片从文玩的颜色、特殊光学效应、纯度、明度等方面为大家做了详细解读,介绍了不少鉴别妙招,让听讲座的老师们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收获生活常识。巢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自己手作珠宝配饰,分发给听讲座的来宾。
      这堂讲座既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是府学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类似的讲座会陆续在文在楼府学文化课程基地开展,陶冶情操,濡染性情,给府学师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