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初冬的寒气让人冷的放不开手脚,但常州二中的文在楼的明德堂却气氛热烈,高一(9)班的同学们正在体验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人手一本PAD,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平台,微云端,wifi覆盖环境,同学们专注的查阅资料包中的丰富材料,还有上网搜索资料,前来听课的长三角的专家学者们对这种上课模式很感兴趣,一个个围绕在学生周围看学生们熟练的使用PAD.
这是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常州论坛分论坛:课题研究驱动下的学科数字化学习 历史展示课《鸦片战争》,由常州市二中历史组周启明老师执教。本课依托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平台,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电灌”模式的尝试和探究,在教师解读课标的基础上,筛选相当数量的历史资料,供学生自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史料与同伴合作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正是符合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这堂历史课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设计了2个学术界关于鸦片战争有争论的问题,开放式的设计,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认识到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搜集,阅读,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两个问题是:1、鸦片战争的性质2、鸦片战争的是近代史的开端。其中最精彩的是第一个问题,周老师的设计是先让学生投票,一说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一说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 ,学生第一轮的投票结果是选侵略战争的票数占多数。这是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初中时学生学过。接着,老师让学生打开资料包,搜索支撑自己观点的相关史料。再进行第二轮投票,这时投票结果与第一次相比发生逆转,选通商战争的占多数,老师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学生因为有了相关史实的支撑,一个个起来争相发言,双方有理有据的争论,进行思维的碰撞。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我们选择不同的史料,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5分钟上这样的课实在太短。课后,在历史教研员黄博士的主持下,来自长三角多个城市的专家学者对这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高度评价了这堂课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真正是转变学习方式的一次成功实践。黄博士更是高度肯定了这是一堂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当引导,符合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养成的一堂好课。开放问题的设计,依据史料客观的得出史学观点,是实践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有益探索,建议以后多上这样的课,让历史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真正有收获的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在互联网+的时代,把最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改变的我们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每个历史老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