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研究课题《青果在线学校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的引领下,“青果在线”在各子课题校的教学与研究中落地生根。
11月24日下午,第四期青果子课题观摩活动在常州市第二中学顺利举行,市教育服务中心青果项目负责人袁斌、课题组指导专家刘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数学教研员孙福明以及“青果在线”各子课题学校教师代表纷纷出席了本次活动,共研教学智慧。
活动伊始,市二中许程媛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生动的“e学习”研究课。
许程媛老师执教了一堂基于“青果在线”平台的高一数学习题课《三角函数图象的横
向变换》。许老师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将有关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鼓励学生使用青果在线平台和计算机来探索和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去探索数学规律,从事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从而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首先,许老师通过青果在线平台分析的学生课前测试数据,动态生成本节课三大主题:平移变换,伸缩变换,综合变换。然后,许老师结合课前制作的相关几何画板文件,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每个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几何画板中的任务单,操作几何画板,小组讨论,解决平移单位数,以及和在伸缩变换上的区别,综合变换三类问题。最后,许老师提炼出本节课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图象变换的规律。
课后,在教服中心袁老师的组织下,大家对本次观摩课进行了研讨。
首先,这节课得到了教研员孙老师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扎根于学生能够安静地自主学习的一堂课,而不是教师表演的一堂课。孙老师提出了“青果在线”平台支持下本节课的三大特征:1、在线:共享课程资源;2、及时: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深层资源;3、互动:多向互动,展示小组成果。同时,孙老师号召所有的老师在运用各种各样信息技术手段时要多思考“这些究竟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多大的帮助?”真正做到“且行且思”。
随后,刘霞老师就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她认为微课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背后的评价机制,微课是在评价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后续教学。要使得微课能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从核心素养这个角度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最后,刘霞老师对课题组后续的研究活动提出了三点规范:1、组织规范;2、数据采集规范;3、平台交流规范。
通过课题观摩活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我们课题组每位成员会认真学习、积极尝试、勤于反思,努力把握新技术的脉搏并纳入自己的教学体系为己所用,推动我校的“e学习”教育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