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菁中学听课活动
审美课堂再审美
——南菁中学听课感受之英语篇
关恩娣: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是比较流行且稳妥的阅读教学模式,也是我一直在探讨,希望有所提高和突破的课型。听了这三位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三节课,同题异构,各有特色。来自南菁中学的老师重视阅读后的写作,通过引导学生对每一段进行写作,从而构建一篇完整的作文;来自北京第十二中学的老师重视写作前阅读的分析和引导,将枯燥的文本加以生动的案例,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ppt新颖的设计以及课堂活动细节的独特设计,都是我今后要学习的;来自南外仙林分校的老师则以阅读文本为载体,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写作,其在文本讲解中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短语,方便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详尽的写作要求和规范也是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的保障。这三节课为我以后开展读写结合课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章建明:
上周五(
我们英语教研组一行七人观摩了三节由省内外名师执教的同题异构的读写课。我听了两节课,印象较深的是第一堂课,本课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所给文章,指出文章的富有特色的修辞——类比结构。认真揣摩并模仿造句,最后应用到写作中去。本课看似很简单,但要把它上得很活跃却又不容易。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得看似枯躁的内容上得有声有色,也较为精彩。第二堂课由于在上课过程中突然电源跳闸,影响了上课的效果。
这是一个很好而又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大开了眼界。通过观摩,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处理不同材料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中去。同时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齐香玲:
听北京十二中
孙生娟 :
听课感受,听了三节同题异构的读写课。最欣赏南菁中学老师的课,阅读任务层层递进,读为写服务,尤其是排比和类比两个修辞手法的介绍和运用,立刻就觉得写出来的文章很有亮点。写作的评论标准非常客观,符合高二学生的水平。最后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一堂课非常完整,目标明确,教学效果佳。我受益匪浅。
陈侃:
开课老师基本功极佳,课件制作精致,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问题设置合理,围绕文本展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审美课堂再审美
——南菁中学听课感受之语数篇
陈茜:
孙文淼:
南菁中学听课感想: 今天来到南菁中学听课,刚到校门口便被校园美景震撼了。偌大的校园,富有特色的建筑,随处可见的绿化,有山有水的美景,还没开始听课就已深深被吸引。在听了三节课后,当时心里就有很多想法。同一个课题,在不同老师的设计下有了不同的味道,每一节课都让人回味无穷。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本身没什么经验,必须抓住每一次这样难得的听课机会,去学习别人的精华,博采众长,通过不断的学习,吸收,反思,内化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个只会自己钻研教学的老师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眼光总是狭隘的,需要这样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这次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只会拘泥于自己一方小天地的人终将成为井底之蛙,世界这么大,教学这么广,我们应该去看看,去听听,去学学。
审美课堂再审美
——南菁中学听课感受之史地篇
蔡巧兰:
在这样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里,怀着一种膜拜的心情,去江阴南菁中学听课,来自全国高中不同学校的
听完三位老师的同一堂课《历史人物的评价:秦始皇》,深深的觉得,还是要多出去听课,有交流必有收获。同一课题,同样内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课堂处理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课堂的角度。第一位老师大开大合,跳出课本,在知识点的处理上较为大胆,课本知识只是作为评价秦始皇的途径之一,快速处理过去;然后拓展了史料收集的其他方式,如影视资料,其他文献资料等。在评价历史人物的处理上设计巧妙,以郭沫若三评秦始皇,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评价者个人的学识,立场,角度,还有政治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上处理独到。第二位老师的课比较平实,注重史料的解读和知识的讲解,正因其平实,与其他老师的课比较起来,是一种较为常规的课型。第三位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该老师的课堂设计,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以前未曾听闻过的知识,觉得收获很大。这位老师特别善于细节的处理,讲得相当精彩,在精彩的图片,史料信息背后最终把学生导向课本知识的结论。所以我认为这个老师的课最为高明,而且她用了很多的图片资料,用得恰当,图片说史的作用特别明显,比之当下老师开课动不动就是大量的文字材料要学生去阅读要生动,学生参与度高。
希望以后多有这样的机会欣赏到富有美感的课堂。
詹京花:
不必说第一位历史教师的课设计巧妙,更不必说第二位教师课的朴实无华,单单是第三位历史教师的课就让我们回味无穷,非常感谢学校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南菁之行,不虚此行!
孙瑾:
听了三节课,最后一节课获得了学生的N次掌声。究其原因,并非是开课老师的授课内容有多精彩,而是其精神饱满的状态、慷慨激昂的语调、切入实际的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此觉得:教学是门艺术,教师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也得备自己。提升自己的语言演讲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审美课堂再审美
——南菁中学听课感受之理化生篇
徐展: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磁场一章中重要的一节,三位老师都将平行、垂直、成锐角入射磁场粒子做什么运动,半径周期公式推导,洛伦兹力演示仪实验、气泡室等实际运用作为课堂核心内容,不过顺序安排、引入方式、课堂重点以及实验演示方式等方面则各有千秋。
两位老师在课初以极光现象作为引入,另一位老师则出人意料地以回旋加速器原理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课题,都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三位老师用的实验器材完全相同,但有的老师先详细介绍实验装置再从容实验,有的老师则先猜想后验证突出重点,有一位老师将实物投影仪镜头对准实验装置并把衣服将整个装置蒙住,使实验现象相当明显,回想自己在光线充足的白天上这节课时后排学生看不清楚的尴尬,觉得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
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观摩活动,我对一节好课又有了新的认识;操千曲而后晓声——听课后将所感所想最终实践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检验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策略。
姜雪青:
上得再好的课也有不足,上得再差的课也有亮点。每一次听课,都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课堂的机会~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吴宁:
三节同题异构课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注重教学的逻辑性,层层推理,丝丝入扣;有的关注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评价;有的结合社会热点从2016诺贝尔奖开始说起。总之学到了很多,以后一定会继续参加这种大规模高规格的展示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