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智慧课堂“第八讲------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学习在常州市第一中学举行。这次,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蒋鸣和教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在数字化学习方面的一些感悟。蒋教授通过大量的一线教师利用数字化平台开课的实际情境,带领我们走进翻转课堂,去体会大数据时代给课堂教学改革吹来的阵阵清风。
“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是智慧翻转课堂的精华所在。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关注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关注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教育部教育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说,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人才。“这是智慧教育的真谛。”
推行智慧教育,在蒋教授看来,就是“教和学都是智力劳动、智慧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通俗一点说,大家可以从与智慧教育相对立的“愚笨教育”的描述,更形象地了解智慧教育。祝智庭说,愚笨教育是:造成学生高负担、低成效的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上,忽视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抹杀个人特性,拒绝因材施教;自我封闭,不能主动面对国际挑战……
智慧教育,都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要在教育信息化的条件下,变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思维。
未来教育中的教师是什么样的?蒋教授说,在推行智慧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教师培养成为数字化教师,培养师生的STEAM学习能力。“STEA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 Art(艺术)、 Mathematics(数学)五个学科课程的缩写。教师的能力要做到技术、学术和艺术的融合。”
看来,咱们老师不仅要备好课、教好学,还要玩转网上信息平台,会制作微课视频,还要兼具艺术修养哦!(文:翁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