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基于互联网的学科系统建设-----记“碧格迪特沙龙分享会”第一期
发布时间:2016-05-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栋霞

 

    2016年5月14日,2016年碧格迪特学院沙龙第1期-----新常态教学模式iStudy活动在常州市第一中学举行。我校孙文淼、李大伟和翁俐瑶老师,作为高一年级数学信息化建设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讲专家易建平是华东师大教育硕士兼职导师,现任上海市曹杨二中副校长,上海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高中学生成长手册》教材审查委员会特聘专家。他主持或参与多项市、区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这次,他与我们分享的是新常态教学模式iStudy——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中数学iMath成果。

  《高中数学iMath》的开发与应用是曹杨二中整体研制“iStudy”系统的“先行先试”的实验项目,也是曹杨二中数学教研组申报的市级科研课题“高中数学数字化导学案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研究”的展示成果之一。
  “只有将数字技术融入日常教学,才能形成革命性的影响。” 《高中数学iMath》正是把常规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预习、基础训练、课堂学习、巩固练习和课后反思”对应了“五个i”---“iPreview(i预习)、iSelftest(i自测)、iEvolve(i演变)、iPractice(i练习)、iReflect(i反思)”。“五个i”环环相扣,依次形成一个难度和层次递进的学习链,老师们称之为“5i模式”。

   “Istudy”中“I”的  的涵义有三个: 

一是以“我”为本;二是以“网”为媒;三是“爱”学习。这个前缀“I”是有思考的: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变革,更是学习理念的变革,还是对时代的回应。“只有将数字技术融入日常教学,才能形成革命性的影响。”

曹杨二中数学组的尝试,既体现了学科教学对高考新政的有序应对,又体现了学科教学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前瞻性思考。整个的环节操作,我们都觉得很接地气。对我们日常的教学设计很有启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高一数学组的信息化建设也正是在摸索与尝试中不断前进。只有多听听别人的做法,才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我们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有一些更接地气的做法,真正实现数字化建设的效果最大化!(文:翁俐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