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昌参观苏皖会址,追忆革命先辈抗战历史
——省中、二中离退休支部联合党日活动
为更好地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两校离退休同志了解常州本土的革命传统,积极弘扬革命精神,瞻仰烈士遗迹。这里曾经留下陈毅、粟裕等一批老一辈革命者的足迹,在这里坚持抗日战争。在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金坛有不少于6000人的热血青年加入到新四军的队伍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会址展馆中有大量反映苏皖地区抗日斗争的珍贵历史照片,对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很有教育意义。
支部党员们在史料中,还发现了很多非常熟悉的名字,这些革命者不仅在抗战时期奉献了青春,抗战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多同志还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江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链接:
中共苏皖区一大会址位于今天的金坛市建昌镇的蔡甲村。1938年6月,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茅山地区后,建昌圩(今建昌镇一带)很快成为新四军坚持苏南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之一。1939年12月15日至19日,中共东南局主要领导人云集蔡甲村丁家塘曹江临家中,召开了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陈毅、曾山等人都出席了这次会议。12月19日,会议还通过了《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宣布成立中共苏皖区委。从此,苏南新四军都称建昌圩为“小莫斯科”。
中共苏皖区委的成立,标志着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一年来,先后在各地创建分散的游击基地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军事上统一指挥,而且在党的领导体制上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标志着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从而为进一步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一大”会址的内堂,古旧的泥土地、斑驳的老木窗、褪色的红地板样样都再现了抗战岁月的艰辛,体现了中共领导人毅力坚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