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省中、二中离退休支部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6-04-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校党委

 

走进建昌参观苏皖会址,追忆革命先辈抗战历史

——省中、二中离退休支部联合党日活动

419,省中、二中离退休支部的第十八次联合党日活动顺利开展。一行三十多人,前往金坛建昌蔡甲村的中共苏皖区“一大”会址参观学习。

为更好地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两校离退休同志了解常州本土的革命传统,积极弘扬革命精神,瞻仰烈士遗迹。这里曾经留下陈毅、粟裕等一批老一辈革命者的足迹,在这里坚持抗日战争。在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金坛有不少于6000人的热血青年加入到新四军的队伍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会址展馆中有大量反映苏皖地区抗日斗争的珍贵历史照片,对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很有教育意义。

支部党员们在史料中,还发现了很多非常熟悉的名字,这些革命者不仅在抗战时期奉献了青春,抗战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多同志还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江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链接:

中共苏皖区一大会址位于今天的金坛市建昌镇的蔡甲村。19386月,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茅山地区后,建昌圩(今建昌镇一带)很快成为新四军坚持苏南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之一。19391215日至19日,中共东南局主要领导人云集蔡甲村丁家塘曹江临家中,召开了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陈毅、曾山等人都出席了这次会议。1219日,会议还通过了《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宣布成立中共苏皖区委。从此,苏南新四军都称建昌圩为“小莫斯科”。

中共苏皖区委的成立,标志着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一年来,先后在各地创建分散的游击基地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军事上统一指挥,而且在党的领导体制上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标志着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从而为进一步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一大”会址的内堂,古旧的泥土地、斑驳的老木窗、褪色的红地板样样都再现了抗战岁月的艰辛,体现了中共领导人毅力坚韧的精神。

20051020,中共苏皖区一大会址修竣暨苏皖抗战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修缮的苏皖一大会址占地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纪念馆采用园林式的设计风格,以青色为主色调,并由上海新四军老战士夏征农题写石碑和馆名。纪念馆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将曹江临老宅按原貌进行修复;二是曹江临等五位抗战烈士的陵墓;三是苏皖抗战历史陈列馆。在苏皖抗战历史陈列馆大厅制作了一块长6.2米、高2.7米的大型浮雕,展现了先辈们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陈列馆内共展出图片249幅和实物65件,分为抗战爆发、日军暴行、挺进江南、建立统一战线、军民情深、伟大胜利、抗战英烈谱等7个篇章。陈列馆再现了当年金坛人民英勇抗日的光辉历史和动人场景,为参观者提供了一处能够了解有关历史的窗口,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