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我校作为常州市数字化学习试点校的中期评估现场会隆重召开。适逢天降甘霖,大雨如注,但是与会的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们热情不减,各研究课课堂和会议现场济济一堂。此次活动,共有来自兄弟学校的150余名同行参与,另外常州市教育局信息处副处长熊青云,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小福,常州市教育科学院课程研发中心主任黄炎也亲临现场指导。
本次中期评估会由数字化学习研究课和现场会议两部分组成。
上午七点三十五分至九点三十五分,各与会领导和老师走进不同课堂,观摩了我校九位老师带来的数字化学习交流研究课。其中,张金磊老师和陆卫平老师利用上海易教学习平台开设了语文课《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小事见深刻》和历史课《危机与出路——罗斯福新政》;汪红艳老师和丁坤老师则利用文星楼E学习教室中的台湾纬创平台开设了地理课《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和语文课《祭欧阳文忠公文(比较阅读)》;徐展老师和蒋理老师在文在楼普通机房开设物理课《气体热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数学课《椭圆中的“神结论”》;黄雯老师和蒋玥老师则在普通教室开设数学课《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和校本课程《纸艺华服——中国传统服饰纸模制作》;吴宁老师在我校数字化实验室开设了生物课《显微技术与生物科学的发展》。九位老师的课堂准备充分,精彩纷呈,从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了我校自实施数字化学习以来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上所做出的努力和阶段性成果,获得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研究课结束之后,我校数字化学习中期评估现场会在文在楼一楼报告厅正式召开,会议由市教科院黄炎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我校周敏副书记以《贴着地面飞翔》为题向与会成员汇报数字化学习试点校的中期成果。周书记先向在座老师分享了最近的青岛培训之行,众多的APP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这必然让我们更加期待教育的数字化和它的巨大潜力。接着以“贴着地面飞行的人”肯定今天开课的九位老师,正是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尝试,才有了二中今天的数字化学习研究成果。最后,从提升校园带宽,改善研究环境;引进社会资本,提升研究平台;试行项目推动,强化课题引领;省级课题统领,理论联系实际;撬动课堂改革,文理研究并进;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等角度详细汇报了我校的数字化学习中期成果。这其中,周书记以细致深入的汇报和典型生动的案例结合,具体详实的展现了我校作为数字化试点学校做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果,取得现场同行的高度认可。
之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对我校的数字化学习中期汇报的成果给与点评,并给出了“三个显著特征”和“四个多”的高度评价。潘院长肯定了我校以课题为抓手推进数字化学习的方式,对我校敢于在高中阶段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勇气以及以项目整体推进的策略给予赞赏,同时指出今天的活动很好的展示了多环境支持,多学科参与研究,多项目课堂推进和多教师扎实参与的数字化学习研究方式,体现出二中在数字化学习探索道路上的决心。同时向在座老师做了题为《学校推进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思考》的报告,从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学习,如何有效推进数字化学习,学校推进数字化学习的绩效评价以及对做好数字化学习中期评估的要求等角度,详细具体的阐述了数字化学习的意义目的,推行方式及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最后,市教育局信息处熊青云副处长对本次会议做总结性发言。熊处长充分肯定了我校的数字化学习成果,也呼吁更多的学校参与展示数字化学习中来,让数字化学习成为常州市的一张名片。并指出现阶段我市已经进入数字化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总结之前的经验,部署接下来的工作和今后的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需要把“高速公路”修到学校,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要进一步统筹整合教育资源;要实现服务器的集中管理,在“七个转变”的基础上推动我市数字化学习的全面发展。
本次中期汇报会在领导的充分肯定,兄弟学校同行的热情参与,我校老师的积极准备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既是我校作为数字化学习试点校的中期汇报,也是对我校数字化学习工作和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我校未来数学化学习长远和更高发展的督促。
贴着地面扎实行走,心怀梦想坚定前行,现阶段的我们有进步,也有困惑;有成果,也有难题;有方向,但仍需努力。但我们也始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现代教学理论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结合,定能使以文科见长的千年府学焕发新的光彩。 (文 朱莉 摄 王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