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府学舌战”试啼声,“各路英豪”显风采——常州二中第二届校园辩论赛侧记
发布时间:2015-04-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玥
 

这几日,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而在二中的校园里,却弥漫着淡淡的硝烟——第二届校园辩论赛就在这里举行,可谓——议势论道时,与各路精英碰撞思想;谈笑风生间,同四方翘楚共启心智。辩手们在与队友的并肩作战中,体验了辩论的魅力,收获了真挚的友情。

本届辩论赛采取混合分组的方式,每个队伍有来自四个不同班级学生组成,闯入总决赛的3号辩论队和6号辩论队围绕“文明素养的提升主要靠教育还是靠法制”展开精彩辩论,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语言逻辑盛宴。

下午4:30,身着正装的双方辩友依次入座,主席介绍评委老师与正反两方选手,宣布每场辩论规则。

接下来首先请正方一辩作立论陈词,时间为4分钟,大屏幕上开始倒计时,一辩大多声音洪亮,气势夺人,争取让本方论点在评委心中留下更深刻印象。二辩则为一辩的基底添砖加瓦,痛击对方辩词的美中不足。

一场辩论赛,最为精彩的莫过于质询环节与自由辩论。看三辩抛出的问题个个刁钻,对方一二四辩或胸有成竹坦然应对,或手忙脚乱避其锋芒,你来我往针锋相对。自由辩论中,反方四辩首先发难,或设置一个情境令法制作用看似微乎其微,或举出事例证明己方的教育神通广大,正方或正面维护或侧面归谬。双方唇枪舌剑毫不避让,反应迅速不致错失良机。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场下700多名“观战”的高二同学个个屏气凝神提心吊胆,在为双方都捏了一把汗的同时,也对这一辩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赛后观众和选手之间还进行了互动,现场气氛活跃,掌声热烈。

李振亚校长,房宏副校长,校党委周敏副书记,到访的美国奥克赫尔学校和新疆乌苏地区5名校长、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本场决赛。学校还特别邀请了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张中年主任,已退休的语文特级教师唐子黔,语文组的朱丽锋和丁坤老师,化学组的姜雪清老师,历史组的詹京花老师,以及来自高二6班的常州市高中生辩论赛最佳辩手吴越人同学担任评委,他们在赛后指点迷津,使观众既在思想的碰撞中展开思考,又进一步领略到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

辩论是一种艺术,而一场辩论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赛场上,更体现于一场比赛对每一位辩手思维的提升,口才的锻炼与友谊的增进。

经过本次辩论赛磨练,每个人对法制教育的内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文明素养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不仅如此,对如何绕开逻辑陷阱、抓准语言漏洞,如何临场应变反戈一击,每个辩手都收获了自己一份心得。辩论并不是非此即彼完全驳倒,它应该是对真理的深入探讨与全面思考。

也许是经过本次辩论赛,合作、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也许是赛前真诚尽力的相互协作,也许是赛中一次精彩的你来我往,也许是赛后毫不气馁的相互鼓励,一些人,一些场景,内心终身铭记。

本次大赛由校团委和辩论社主办,自419日拉开帷幕,历时20天。高二年级8个代表队参赛,经过84初赛、42半决赛、总决赛三个阶段的7场比赛的角逐,6号辩论队获得冠军,高二(9)班陶逸君、高二(11)班李静谚、高二(13)班龚雨寒,高二(1)班郑杰四名名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王丹等16名同学获得优秀辩手称号。

辩论赛的过程如白驹过隙,然而它的影响却仍在持续。衷心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共同体验辩论的魅力。(文:袁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