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今天我讲座的内容是关于消防安全知识。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利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校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易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讲座,其目的是让所有二中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点,掌握灭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校园火灾。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同学做到“三懂三会”,即: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第一部分 火灾的基本常识
1、火灾的定义(什么是火灾?)
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火灾的分类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3、火灾的特点:
火灾一般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瞬时性的特点。
(1)突发性是指火灾的发生大多是随机的和难以预料的。
(2)多变性是指火灾发展变化多端 。一是引起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火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各不相同;二是指火灾在发展过程中瞬息万变,不易掌握。
(3)瞬时性是指由于大火来势迅猛,突发火灾的刺激,迫使受灾者瞬间作出反应。包括逃生手段与个体的反应能力等。在火灾中,无论是灭火还是自救逃生,都必须分秒必争,准确把握稍纵即逝的灭火和逃生时机。
室外火灾与室内火灾相比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受空间的限制,空气对流快,燃烧速度快、面积大。
(2)火势蔓延方向随着风向的改变而改变。
(3)或是多变,经常出现不规则的燃烧,火势难控制,灭火用水量大,扑救难度大。
第二部分 防灭火常识及逃生技巧
1、学校防火应该做到“十不”
(1)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2)不准卧床吸烟和乱扔烟头
(3)不准占用、堵塞疏散通道
(4)不准在楼内焚烧杂物
(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舍
(6)不准使用“热得快”等电热设备
(7)不准使用酒精炉等明火器具
(8)不准擅自变动电源设备
(9)不准离开宿舍不关电源
(10)不准损坏灭火器和消防设施
2、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正确掌握了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就能正确、快速地扑灭初起火灾。使用灭火器时用手握住灭火器的提把,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的地方,拔出瓶头上的插销,然后按压把手,将喷嘴对准起火点进行灭火。喷射时,应采取由近而远、由外而里的方法。
另外,灭火时,人应站在上风处,室内使用灭火器后应加强通风。在狭窄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或带呼吸器。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要注意不要逆风使用。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距离较短,逆风使用可使灭火剂很快被吹散而影响灭火。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扑灭电器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拿喷筒的手应握在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
3、逃生自救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 、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生法。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篷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在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生法。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后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安全工作永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也是每一个学生的大事,没有校园的安宁,哪来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但愿每次上课铃响起时,我们也能听到关注消防平安的警钟。
最后,祝愿老师们在新的学期工作顺利,同学们学业更上一层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