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十校庆谱华章
11月16日,素有“千年府学,五朝文庙”之誉的常州市第二中学迎来了九十周年校庆暨教育成果展示会,近千名二中校友从各地赶来,齐聚校园,共同庆祝母校九十华诞,找寻留在校园的记忆。校庆本着朴素而厚重的原则,以一本校志,一篇文章,一个专题片、一系列讲座和一台节目展示二中九十年的办学历史。彰显了九十载二中老师孜孜不倦、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九十载二中学子严谨笃学、立志成才代代相传的学风。11月7日江苏教育报的《在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中开拓前进》一文,回眸了学校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继往开来的办学理念、求真办学的教学风范。一批优秀校友来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二、校志专集见风采
常州市第二中学校志(建校90周年纪念专集)首发!编纂本志的宗旨是“珍视传统,尊重历史;缅怀前贤,激励后人。”力图较全面地阐明我校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注重留住更多师生的足迹。校志共分四编二十章712页,全面展现了九十载中,二中人同舟共济演绎平凡而又伟大的历史,再现心手相携,锐意进发,薪火相传,续写府学辉煌的精神风貌,激活我们对传统的记忆、继承、创新。
三、孔子年会扬美名
中国中学孔子文化研究协作校年会于11月11日-16日在我校召开,全国各地的9所协作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是北京国子监中学、福建延安中学、曲阜一中、山西吕梁贺昌中学、湖南省浏阳一中、岳阳市二中、甘肃兰州二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以及常州二中等。协作校自觉地把传承孔子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己任,相互交流学习,并于2010年12月在福州延安中学召开了首次年会。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定新出席了年会开幕式,他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各校携手一起作好孔子文化的传播研究工作。我校吴琦松老师向来宾们作了常州府学考证的专题讲座,来宾们还就“孔子文化在中学校园文化中的传承和创新”这一主题作了沙龙式研讨。
四、高考成绩续辉煌
学校依托正确的办学理念和的高平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科达线率连年攀升。2014届高考本二以上达线率超87%,本一达线率超33%;教改班连续多年本二达线率100%,再创二中辉煌。一批学生被全国名校录取,有14位同学被985工程院校录取、62位同学被211工程院校录取。众多艺体高考生进入名校。
五、分层教学显成果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高一年级部分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总结去年分层走班教学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学科学习中的分化问题,我校继续实行物理、化学学科分层走班教学。高一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自主选择A类或B类。A类理化课时不变,仍按照高考选修要求进行教学;B类理化均调整为每周2课时,学生走班到专用教室按必修学测要求学习,余下课时则以班级为单位到专用教室进行针对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自主学习。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业进步。
六、教学研究频获奖
教师加强反思与研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三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五篇。丁坤老师论文《全息理论:中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获2014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汪红艳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分层教学理论的“学案导学”模式研究》于2014年8月顺利结题;汪红艳老师的论文《基于学案导学模式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研究策略》获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七、学生竞赛传捷报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肖致远同学获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江苏省前二十名)(许冰老师指导);周俊杰获2014年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翁俐瑶指导);蒋佳莉同学获“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比赛)一等奖(邱晔老师指导);巢子羽同学获“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全省一等奖(朱丽峰老师指导);在2014年江苏省“永钢杯” 第十五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苏南)中我校获高中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黄晓东老师指导)。
八、课程基地稳推进
学校省级府学文化课程基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现完成了核心部分“府学文化长廊”的展示设计,并进入招标阶段。作为常州市唯一的省文科课程基地,独具特色的府学文化课程体系整合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建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架构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其他建设项目如“府学十八景”、“班级悦读吧”等陆续建设完成。
九、团学代会喜召开
2014年10月17至18日,共青团常州市第二中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共青团常州二中第十二届委员会以及由40人组成的常州二中第十五届学生委员会,同时选举产生了校第三届校长助理。大会对第十一届团委和第十四届学生会进行了工作总结,科学规划并确定了常州市第二中学团委和学生会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班级建设有成效
学校一直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布置班级环境,设定班级标语,在各项活动中展现班级面貌:生命教育月主题活动,校首届辩论赛,首次承办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节假日志愿者活动,“创意集市”爱心义卖活动。二中学子关注自己的学业,关注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关注自己作为社会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高一大合唱、高二课本剧,国文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活动都彰显了各班级的文化特色。对于班级的学生评价,呈现出多元化的可喜变化。“二中之星”的评选等让同学们能在多个方面受到肯定,获得自信。校团委被市教育局授予“五个好”示范团组织以及“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十一、Q版形象领风骚
为迎接第三十个教师节,9月10日,校团委举行的“教师Q版形象设计大赛”火热开展,一大波萌萌哒的Q版漫画形象席卷校园,这是二中学生为老师们送上的一份特别的教师节礼物。本次活动共收到近200份设计作品,很多老师在看到学生给自己设计的形象后感动不已,纷纷拿出手机翻拍,晒到自己的微博、微信上,有的直接拿来做自己的QQ头像。本次活动给学生们一个光明正大的将老师的形象各种“创作”的机会。是一次学生展示对老师热爱、关注的机会。老师的神态、动作、经典语录成为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校园回忆之一,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份节日礼物是独一无二的。
十二、e教实验勤耕作
学校自2013年8月申请成功江苏省e学习实验学校后,坚持在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开展多个科目的e学习实验。2014年我校于文星楼建立专项实验教室一个,配备课堂e学习软件,以及学生终端60台。在高一(1)班常规课堂上配备wifi硬件、投影设备、学习平台、学生pad。实验班级共有近十名骨干教师开设近三十节研究课。做出各学科微视频资源近千个。
文科课堂上拓展了学生的交互方式,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平台,同时能分享到同伴的智慧,变师-生的单项交流为生-生-师的多层网状交流。理科课堂上以辅助为主;教师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制作微视频,上传到平台,作为学生自我预习、答疑的补充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显著。
十三、弘扬传统有特色
作为“千年府学,五朝文庙”,学校担负着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品质的学生的重任。在2014年的开学典礼上,隆重的“进学礼”让常州一叹,运动会时的儒学元素让常州一新,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校园课本剧的展演,让常州一热,这些无不渗透着学校对优良中华文化的弘扬。修身以约礼,博学以穷理。培养新时代拥有诚肃、正直、好学、爱国等君子情怀的祖国建设者是二中不遗余力的事业。
十四、人文之旅再出征
坚持了12年的以德育主题活动为龙头的人文教育蓬勃开展。传统的暑期“人文之旅”夏令营踏着历史的足迹,寻访文化的精髓,开展文化“寻根”活动,访曲阜孔庙,登泰山之巅,在活动中享受精神的提升。此次活动还邀请了新高一的各初中录取的第一名同学。他们优秀的品质,出众的能力在一踏入高中,就有机会展现,同时又接受了二中独特的文化熏陶。
十五、国际交流硕果丰
国际交流项目在我校顺利开展。我校派出7位学生参加国际年度交流项目。意大利交流生EVA在我校学习一年,并最终通过HSK四级考试。来自丹麦和法国的两位学生通过AFS项目在我校进行一年的学生生活。我校的学生家长、教师给予学校外事工作大力支持。郭瑞家庭成为2014年度AFS项目全国优秀接待家庭。 今年暑期我校3名老师与8名学生代表江苏省青少年赴日进行“少年之翼”友好访问活动。4月我校5位教师以及10名学生出访丹麦友好校AGS高中,11月,AGS高中师生12人代表团访问我校,李振亚校长与丹麦AGS高中皮米勒(Per Moller)校长续签了第二轮四年的友好合作交流协议。11月美国OAK HALL学校4名老师10名学生组成的代表团访问我校,美国的庞茨老师向常州方志馆捐赠了《康熙南巡图》高清影印件,受到本地媒体关注。
十六、群众路线转作风
从 2014年3月起,学校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经6个多月的时间。在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校党委会专门组织5次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共收集到50余条意见和建议。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深入查摆、认真梳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主要问题5大类16条,四风问题17条。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主动认领,共查摆出27条相关问题,召开了一次“认真、动真、较真”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相互之间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建议28条。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学校制定了涵盖改进领导班子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改革校内管理体制等4个方面共计17条整改措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出台的长效机制文件5个。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转变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解决了师生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和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加强了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完善。
十七、队伍建设展风采
学校分别于今年6月和9月进行了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竞聘,本次竞聘采用了自主报名、群众推荐、民主评议、党委讨论形式,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队伍中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取得新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规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十八、体育新馆拔地起
2014年年初学校确定了体育场馆改扩建工程, 该工程建筑面积7411平方,造价3300万元。项目于2014年7月开工,将于2015年年底竣工。场馆地下室作为车库使用,地上部分规划设计了篮球馆兼羽毛球馆、排球馆、兵乓球馆、体操房、健身馆、器材室、办公室和辅助用房。目前阶段常州一建已按期进场施工,预计2015年1月体育馆主体封顶。为配合学校场馆改造,校630KVA配电房扩容工程也顺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