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陪孩子一起跨越??我市高中名师为高考考生、家长支招
发布时间:2014-05-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5月18日下午两点,常州市教育服务中心“陪孩子一起跨越——助力高考大型公益父母课堂”在省常中太雷厅举行。活动特邀赵世俊、赵一鹏、龙彩云、周丽、袁守义、王萍等高中名师,围绕学科复习、考前心理疏导等话题,与家长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来看报道:
  高考语文要怎样复习?
  周老师认为,高考日益临近。考生当下的复习应进一步回归理性,回归本质。
  回归——回归基础知识,回归文言文,回归课本,进行语境记忆,强化做过的翻译,重视规则,两天做一篇文言文训练;在阅读方面,要回归文本,回归理性分析和表达,回归做过的阅读,对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大量练习;作文方面,要回归本质,点燃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多读素材,阅读材料中有思想性的文本,关注现实,由素材引发思考,做摘录,写片段,获得好的体验。
  数学复习要注意哪些方面?
  有连续8年任教高三数学教学经验的袁守义老师认为,当下数学复习应更加有序,并且应突出重点。
  在最后这段时间,要逐渐减少复习时间,降低复习强度。袁老师建议:第一,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走;第二,要注意整理排查,对以前做过的题目做再一次的排查翻阅,选择有一定覆盖面的经典题目,重点检查知识点和方法,对于常见题型和知识点可以再次巩固,做到心里有数,第三,不要把“压题”看得过分重要;第四,每个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分数差别比较大,学习目标也相差甚远,因此复习要因人而异。
  英语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英语复习的重点是什么?最近三年任教高三英语的王萍老师结合去年高考英语卷为大家做了详尽的分析:
  从去年高考卷看,读和写是重点,词汇量加大了,因此要重视读与写,要无限地积累词汇量。“得阅读者得天下”,王萍老师提出:要保证学生每周进行两次计时阅读,即用35分钟时间做完4篇阅读。阅读难是难在长句上,因此每天要分析两句长难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此外,还要遵守记忆的规律,利用时间的下脚料来记忆单词,并利用阅读课文来保持语感。
  如何保证高考作文不偏题?
  面对家长的困惑,周丽老师对高考作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作文之所以会偏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生搬硬套自己的材料,二是在写作文时想要求新求异。要想做到审题明确不偏题,第一要冷静、理性、认真地阅读材料,避免材料先行、素材先行;第二要抓住材料的基本立意。周老师还建议学生在最后的三周时间里,可以写两篇文章,然后与老师单独交流,把这两篇文章改成好文章,这样做有益于高考时作文水平的发挥。
  怎样让考生放下负担、轻装上阵?
  临近高考,考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省常中心理辅导高级教师赵世俊老师说,一模后开始做心理辅导是最好的。在一模成绩出来后,对孩子进行心理训练,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让孩子更有信心。
  在心理训练方面,赵老师建议: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因此要会安排学习,了解自己的特点,选择做最有价值的事,让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增加。另外,赵老师还给考生们提供了几种简单的考试训练,比如掐表做题、每天想象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怎么应对等。
  高考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会,相信在这么多专家的指导下,在所有家长的陪伴与助力下,考生们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实现人生的跨越。(文/方红   图/邹丽) 转自常州教育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